环渤海动力煤连续跌6周
然而一查数据,原型毕露。
第二个是基础设施,我们知道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交易成本就很高,由于交易成本太高,比较优势发挥不出来。我要强调一下,这是一个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创造外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敞口经济期。
比如过去这十年,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当中有七个在非洲,其中有很多是资源密集型国家,它为什么会发展得那么快?跟中国在非洲的资源投资是有关的,给它带来外汇,给它带来资金。来源:新浪财经 进入 林毅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产业外移 新工业化 。所以,中国企业要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和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可是中国企业的人才储备不足,这是到海外投资的一个最大障碍。非洲有54个国家,每个国家的状况都不太一样,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企业过去实际上是在国内接定单,现在要把工厂转移到海外去,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产业转移将带来全世界发展机遇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是一个经济活动,是按照经济合理性来进行的,所以,我想对于投资接受国是有益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我还想强调一点,由于中国国内工资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像60年代日本的情况——因为工资上涨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太市场,帮助亚洲市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后,中国产业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服务业的发展,因为收入水平提高后,跟消费有关的服务业需求自然会增长。大大提升知识产权在全球贸易中的权重将是欧美国家实现贸易再平衡最重要的一个手段,这也意味着未来像小米这样专利防火墙形同虚设的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中国企业将面临越来越紧逼的生存空间和竞争挑战。
小米应寻求和华为及中兴结盟,这两家企业是中国少有的具有世界级专利技术实力的企业。相当大一部分意见是我在黑小米,我是华为枪手云云,让人无语。TPP要把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上层建筑推广到参与国,而中国许多严格算来属于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企业却几乎是靠剽窃欧美知识产权来生存的。我很奇怪,在谷歌将摩托罗拉挂牌出售的时候,小米居然没参与,摩托罗拉可是有相当多移动技术专利的。
新华社瞭望周刊的记者在印度禁售小米之后,采访我,问我小米应该怎么办。收购是建立专利防火墙的捷径,小米居然视而不见。
到底我是不是黑小米,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衷心的希望中国制造里最大一匹黑马的小米能够在知识产权上有所突破,成为中国向全球经济食物链顶端进发的主力军。窃以为,小米要重兵投入知识产权,但要像华为那样从头做起得十几二十年,则不切实际,时不我待自掘坟墓还是向死求生,这不但是小米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所有中国制造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制造要想从全球经济食物链的低端走向高端,突破知识产权的鸿沟是关键一役,这是一场硬仗,是无法用互联网思维这种取巧之计绕开的。中国企业既要注重彼此竞争,更应注重抱团出海的民族主义。只可惜我文章的意见没有引起小米的重视,小米花了巨资做各种投资,要做家电,要做电视节目,要坐汽车,要做空气净化器,只是没有下大本恶补知识产权的不足,让人非常遗憾。小米据说要做汽车,要做空气净化器,小米像蜘蛛一样无所不包起来。
在专利竞争中心存侥幸的企业如小米者终将陷入被关门打狗的局面。根据美国国会知识产权盗窃调查委员会的研报,每年全世界盗窃美国知识产权的总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而中国占到了其中的至少一半甚至是80%。
TPP的发力预示着在全球贸易里,知识产权的权重将不断加大。但是我没有看到它在知识产权上有任何大动作。
文章发表后,不少人说我是危言耸听。我很奇怪,在谷歌将摩托罗拉挂牌出售的时候,小米居然没参与,摩托罗拉可是有相当多移动技术专利的。我对小米其实还是寄予厚望的,因为在崇洋心态,哈韩情结浓重的中国,小米能把三星打得连连败退是很了不起的。窃以为,小米要重兵投入知识产权,但要像华为那样从头做起得十几二十年,则不切实际,时不我待。今天的贸易环境与以往大不相同,注重有形商品的WTO已经势弱,注重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等无形商品的TPP和TTIP正在强势崛起,这意味着专利防火墙形同虚设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中国企业的腾挪空间会越来越小。不少抨击我的人开始意识到我的苦心诣旨。
在这样的企业里面就有小米。把战线拖的这么长,但在最核心的位置--知识产权上却防守薄弱,小米这是在战略上走向毁灭。
到底我是不是黑小米,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日本和韩国花了二三十年通过逆向工程全面赶超欧美,中国花了二三十年制造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垄断,错过了由山寨到赶超的大好机遇。
当然,这个建议近似天方夜谭,因为华为,中兴和小米是竞争天敌。值得庆幸的是此文传播甚广,微信朋友圈有一阵几近刷屏,还上了【今日头条】,让我哭笑不得的是许多媒体竟然把作者换成了别人--刘植荣,把引用的出处也改了,这其中就有【今日头条】,还有阅读量极大的腾讯公共微信号洞见。
抨击的人说此文是黑小米,赞扬的人我就不提了,因为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在印度被禁售应该使小米清醒了,要为中国制造突围,知识产权是无可回避的决战之地。新华社瞭望周刊的记者在印度禁售小米之后,采访我,问我小米应该怎么办。作为补偿,小米要为联合公司的专利研发承担一半以上的费用。
相当大一部分意见是我在黑小米,我是华为枪手云云,让人无语。13年年底,维基解密泄密了TPP的协议文本的部分章节,在这之前TPP的协议文本属于高度机密,别说是公众,就算是大部分级别极高的政府官员也没见过。
知识产权的战争已经逼近中国的家门口了,这个战争的载体就是TPP,TPP目前有四个亚洲成员,未来将重点在东南亚发展成员国,而这个区域正是小米海外拓展的重点区域,这意味着小米冲出国门的野心将受到欧美知识产权战略的遏制。这么大一家传播公司,对版权如此漠视,让人唏嘘。
大大提升知识产权在全球贸易中的权重将是欧美国家实现贸易再平衡最重要的一个手段,这也意味着未来像小米这样专利防火墙形同虚设的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中国企业将面临越来越紧逼的生存空间和竞争挑战。让我很奇怪的是,国内不少有影响的评论员却在没有阅读TPP协议文本的情况下,就大肆怂恿中国加入TPP。
我希望它能更好,也希望能以小米做一只麻雀来解剖,让更多的中国制造的企业能够放弃只图盈利的短期行为,不要沉迷于各种务虚,着重布局知识产权,为中国制造向全球经济食物链顶端攀爬尽全力。腾讯微信的举报项目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版权,抄袭。小米,华为和中兴可以联合成立一家公司,然后由后两者将移动技术专利群作为资产注入,由该公司为小米提供专利防火墙。在那篇文章里,我断言:以互联网思维疯魔业界的小米在专利竞争红海里几乎是裸泳前进。
【后记】 【为什么小米会毁了中国制造】一文发表后,争议颇大。自2012年以来,小米投资了几十家企业,耗资超过30亿美元,12.6亿元人民币投资家电巨头美的,3亿美元投资视频网站爱奇艺,挖来新浪总编陈彤掌舵10亿美元的内容生产部门,等等。
写那篇文章我不是黑小米,而是希望在它被各种褒扬淹没的时候用冷水泼醒它。一篇呼唤中国重视知识产权的文章本身的知识产权居然被无情的践踏了,篡改了作者和出处的侵权文章阅读量竟有几十万之多。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没了悠哉悠哉徐徐赶超的奢侈了。原文发表于12月29日【联合早报】 进入专题: 中国制造 。